就目前
精神病的治疗现状来看,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不管是哪种方法能起到好的疗效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精神病 的治疗原则,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复发。治疗力求系统规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精神病患者患病之后,为了尽早康复疾病,往往会走进治疗上的误区,从而导致治疗不彻底或者没有效果,白白增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精神病患者在治疗上一般存在着那些误区
一、为求康复频繁更换医生
患者求治之心十分迫切,常出现一个病人同时到多家医院问诊的情况。另外可能因为与主治医生之间存在疑问、分歧与矛盾,因此频繁更换主治大夫也不鲜见。对此心理专家提示说,精神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悬殊,每位心理医生在接诊后,都会根据独立病人的病情、病史和症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频繁更换接诊医生,医生搞不清病情细节,反而会耽误治疗。
二、病情一旦好转就不坚持治疗
出于经济、时间、副作用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一部分精神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相应的药物治疗停止了,心理治疗 松懈了,也不坚持复诊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反复。精神病的完整治疗过程分为急性期治疗、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三个阶段,康复后应继续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否则病情复发后,不仅治疗难度增加,也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药物使用问题多方面存在
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存在诸多问题。
一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消除疾病症状,这是存在偏差的。精神病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心理障碍,因此在药物控制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心理干预来稳定患者情绪。
有的患者认为抗精神病 药物副作用很大,吃多了会变呆傻或者药物中毒,因此拒绝服药。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必须做到正规,而且要保持疗程,只有符合病情的疗法才是好疗法,不能为了摆脱疾病而乱投医。
精神病患者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从而不要耽误病情治疗时机。或者是在患者的治疗前应准确地判定精神病病的发作类型,或者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从而还应该要查明精神病病的病因和病变的部位,所以说一定要以此来确定不同的精神病病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