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预防措施旨在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这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但由于有些精神障碍的病因未明,因此,预防除了主要是对病因已明的精神障碍。有可能针对病因,采取果断的预防措施。最终消灭疾病的发生外,还可利用现有的知识,积极进行精神障碍的预防。那该怎么预防呢
一级预防
1.对某些病因已清楚的精神障碍,采取果断措施,杜绝疾病的发生。建国后由于积极控制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传染病、寄生虫病及营养不良引起的精神障碍得到迅速控制。
2.对于某些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精神障碍,则需法律工作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专家等共同努力,制订有关法规,禁止近亲婚配,限制具有遗传性精神障碍患者结婚与生育。
3.机体的反应不仅随诱发因素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机体的机能状态为转移,同时也与病人的病前个性特征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优教,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幼儿心理卫生课程,注意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尤其重视对独生子女进行良好、健康的个性培养,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坚强、克制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二级预防
1.有计划地向广大群众宣传精神病防治知识,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改善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病患者的不正确看法,走群众路线,及早发现,早期诊治。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或初发状态。
2.首次治疗时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并恢复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正常功能活动,减少复发的残留症状。治疗上应用足剂量.并有一个稳定观察时期以达到一3.对病情已好转的病人,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除适当介绍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一般精神病常识外,还要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便正确处理和对待重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
4.必须做好出院病人的定期随访工作,建立长期随访制度。使病人能经常接受医疗指导;及时解决各种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得到医疗;坚持维持治疗,落实医疗措施,从而减少症病复发的机会。
对于精神障碍疾病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愈后,防止复发。早期发现病人并早期诊治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起到良好作用,乃是精神病防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逐渐起病而症状隐匿,不易被人发现的病人,如能早诊断、早治疗而不延误病情,则对预防复发以及使慢性率下降有很重要的意义。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