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精神病的记载,但是精神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的描述在《内经》中却是早有描述。后来随着各家医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精神病的身心辩证论治的独特理念也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着祖国医学宝库。
在古代中医的理念中,精神病属于神志病的范畴,一般用“癫”、“狂”命名,常见的表现就是丧失理智,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言语、精神失常、躁狂、癔症、衣不蔽体等临床现象。各家医学对精神病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大体就是4个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和济南神康医院专家看看中医对精神病病因的解释。
【中医对精神病因的解释】
1、火郁:火邪可因脏火本炽,阳明热盛,也可由五志不遂,气滞痰浊郁而化火产生。火热之邪不得发越,或与气搏,或与痰结,上扰清空,则病神乱。这是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2、气滞:忧思伤脾,恼怒伤肝,升降逆乱,气机拂郁,导致精神分裂。其在黄帝内经中描述为:“惊则气乱,恐则恐则气下,怒则气上,思则气结。”
3、痰结:七情不遂,气机失畅,或先天受损,脾气虚弱,致痰涎内生。痰与气结,迷蒙心窍,神志则乱。也可因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火相搏,上扰神明而病癫狂。
4、血瘀:阴阳失调,气机不畅,会造成气血凝滞。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为脏腑生化的气血精微不能上荣元神髓海,而致神志失常,灵机混乱。所谓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相接。
济南神康医院的张淑芹主任提醒广大患者:中医治疗精神病讲究辩证施治,从病源开始治疗,标本兼治,彻底改善精神病的不良状况。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好还是选择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